陕西自然博物馆2023年度科普工作绩效自评报告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全年预计:开馆运行285天,接待游客112万人次,讲解服务1143批次、服务观众约2.4万人次。结合节假日、纪念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等,本年度策划常规活动、节假日活动和大型体验活动8类38种。按照每月一主题共推出物种日历系列、梦工场系列、工程师系列、四宝系列13种活动。累计开展科普活动798场次,参与观众约2万人次。
(二)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1.科普助力“双减”工作
接待中小学生、高校团体等379批次约1.5万人次。承办“爱鸟周”“世界地球日”“陕西科普薪火计划示范活动”等专题活动等6项。建设校园博物馆,把自然博物馆建在校园里,让标本走出库房、展柜,展览内容对应小学课标,让学生零距离感知自然魅力,已建成西安新知小学“新知百妙屋”和西安市实验小学陕西省首家“秦岭主题博物馆”。通过馆校共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素质教育,实现了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2.科普活动进校园
先后与省科技厅、自然资源厅、市文物局和雁塔区科协联合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惠民公益活动,与雁塔区开展“科技筑梦 创新成长”科普校园行活动,通过科普展览、专题讲座、科学实验展演、博士探馆等方式走进西安市、渭南市、安康市、蓝田县、周至县、杨凌区等6市区。全年累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32场次,受益群众及师生约8000人。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科技之春
科技之春期间我馆以常设展览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传统文化、动手体验为构建体系,为孩子们提供知识与趣味并存的学习体验活动,累计开展9个主题14场次活动。其中线下开展了“恐龙重现”“时光印记”“煤炭拓印”“科普进校园”等活动;线上开展了“科学故事播讲赛”“神奇自然大探秘”互动科普游戏活动及“你答对了吗”科普推文等活动,参与受众约800人次。
2.全国科普日
在2023年9月17至23日全国科普日期间,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主题推出特色五大类10项科普活动作为重点活动。线上推出了“云赏陕自博”科普视频。线下开展了“自然艺术家”“身体之旅——奇妙的五脏六腑”“与恐龙同眠”等活动,共开展15场活动。受邀参加全国科普日主场示范活动,开展科普进校园4所。其中“自然艺术家”系列活动获得2023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2023年西安市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3.全国科技活动周
围绕“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主题,充分利用展示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内外联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成效显著。其中入选西安市重点活动2项。联合承办和参与陕西省和西安市科技活动周重点活动2项。科技活动周期间,线上开展“足尖上的科普—科普地图打卡行”等活动,线下开展“助残日活动”“琥珀拾光”“恐龙挖掘”等活动25场次,参与人数线上2200多人次,线下1700多人次,宣传报道数量20多次,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方式同步宣传,累计科普受益群众6万余人次。通过我馆公众微信号和抖音官方号推送,发挥自媒体宣传优势,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通过多渠道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博物馆相关信息,其中公众号、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成为我馆线上科普宣传的主要平台。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服务网和政务网两个途径发布最新科普工作动态。
“陕西自然博物馆”公众号全新发布【千奇百怪!】、【你答对了吗】、【猜猜我是谁】、【冷知识精选】【爱自然—云端看展】【云赏陕自博】等原创趣味科普栏目,全年累计完成推文231篇,其中包括科普栏目56篇、展教资源展示71篇、科普教育活动信息44篇、趣味知识10篇、赛事信息24篇、博物馆公告25篇。粉丝增量8.5万人,阅读曝光量85万次。
抖音“四宝看世界”账号通过剪辑视频的方式进行科普传播,累计发布内容136条,播放量1.3亿,目前粉丝12万,助力博物馆“四宝看世界”科普品牌树立与传播。抖音“陕西自然博物馆”账号发布“趣玩陕自博”、“自言自语”、“萌探大自然”、“遇见自然”四个栏目视频116条,播放量118万,该账号全方位展示了博物馆打卡攻略、游玩须知,通过科普内容发挥博物馆科普教育公益职能,成为抖音平台博物馆品牌声量增长新阵地。
小红书账号“陕西自然博物馆(幼崽版)”也在2023年完成官方认证,该平台账号发布内容多为适合低龄段儿童的趣味科普、自然趣闻。自运营以来共发布图文60余条,累计关注人数300余人,浏览量达6000+,推出了“陕自博每日播报员”、“叽喳日记”、“宝宝有话说”等系列图文,除此以外还推出幼崽逛馆攻略、活动指南等,图文内容轻松可爱,为低龄段儿童提供游玩指南,带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文物团小使者”的笔记热度超越了当天74.9%的城市出行领域作者,荣登城市出行领域热门。
微博官方账号累计发布76条内容,浏览量17万人次。内容主要以微信公众号、我馆官网新闻资讯为主。除此以外,微信视频号、快手蓝v账号等平台官方账号也第一时间同步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展教资源更新情况、公共科普服务等信息。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加强与各个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联系,招募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让志愿服务受众群体更加广泛,服务更加到位。本年度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共计800人。面对文旅市场全面复苏回暖,博物馆观众人数激增,志愿者们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到博物馆日常运行中,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游客咨询引导、展厅巡查检查、科普活动协助、场馆检票安检等方面工作,为博物馆的安全有序运行和游客优质服务贡献了力量。同时结合志愿工作实际,多次开展志愿者博物馆知识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进一步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和安全意识。编印《陕西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应知应会》,帮助志愿者尽快熟悉博物馆情况,掌握工作服务内容。志愿者出色的服务,不仅得到观众的好评,《陕西日报》以“那些活跃在文化场馆的学生志愿者”为题专题报道了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3年基地科普教育经费专项列支,保证了科普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自然展馆地质展厅改造、场馆日常运营、展厅场景修复改造、维修以及科普活动等。
陕西自然博物馆目前有专职辅导老师和研究人员40人,负责科普活动、展厅日常管理、接待及讲解、培训班授课、研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特色工作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家自然类综合博物馆,我馆除了常规展览及科普活动以外,还承办策划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使观众们在独特的活动氛围中收获知识,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1.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打造极具本馆特色的夜宿活动以及外出科学探索活动。
“与恐龙同眠”活动本年度共开展17期。该活动是以博物馆奇妙夜为主题,主要面向6-12岁年龄段青少年独立参加的互动教育活动。活动集趣味性、互动性、科普性为一体,通过各项活动环节,使每位小营员深度了解恐龙相关科普知识,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与团队协作意识。
“秦岭的孩子”活动共开展2期。该活动是陕西自然博物馆联合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推出的探究游学“自然科学营”,2期活动,打造了特色研学课程,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专注力、观察力、归纳力及动手能力。增强动植物科普知识积累,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2.基于展厅展览,开展小小讲解员系列课程。
该课程主要面向5到12岁的青少年,通过系统集中的播音主持课程+小小讲解员课程+馆内实践讲解课程,让孩子具备讲解、自信表达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同时通过培训的小朋友作为志愿讲解员,他们在休息日和节假日,既为公众提供公益讲解服务,又带动了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科普传播之中。本年度共开展17期613人次参与。
3.举办国际赛事“环球自然日”校外公益活动。
环球自然日活动是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发起举办的一项课外科普教育活动。该活动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展览、表演、科普绘画、故事播讲以及科学展演五个类别,师生均需以团队形式参赛。我们在承办环球自然日活动时,一直坚持着建立时的初衷,即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课外项目来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孩子通过环球自然日赛事看见科学的魅力,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本年度陕西赛区参与人数2027人,经过前期层层选拔,共向总决赛选送55支参赛队伍,斩获一等奖20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6项、单项奖1项,充分体现了我省青少年的风貌,同时陕西自然博物馆凭借有序的组织和出色的服务,荣获本年度优秀组织奖。
三、问题不足
(一)对标一流博物馆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展示面积有限、藏品数量还较少。
(二)针对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和活动策划方面深度、广度和针对学科教育的补充不够系统。
四、工作建议
(一)加大科普教育基地之间人员的交流与培训,利用基地平台建立科普人才库,加强各领域科普工作人员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二)实现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优秀科普资源共享,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可通过一定范围的公开实现在线浏览、下载或者授权使用其它基地的科普资源。
陕西自然博物馆
2023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