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2024年,陕西自然博物馆依托馆藏优势和科普教育手段,致力于营造一个让公众更加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氛围。本年度,我们持续创新,深度挖掘青少年学习特征和素质培育需求,策划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科普活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为确保博物馆科普事业的稳健前行,博物馆着力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科普工作体系,设立了专门的科普工作组织架构。配备了专职分管领导,专门负责指导展教一部、展教二部、课程研发工作室及科学普及部的科普活动,而且将科普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之中。
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科普工作的有序与良性发展,特制定了一系列科普工作规章制度,包括《陕西自然博物馆科普工作制度》和《陕西自然博物馆团队讲解、科普活动满意度调查评价制度》。此外,还出台了《陕西自然博物馆荣誉奖励办法》及《陕西自然博物馆项目奖励和专项激励办法》等政策,旨在为科普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2024年度全年累计安全运营293天,接待公众128.78万人次,博物馆建筑面积16107平米,展览目前分为自然展馆、贝林展馆以及室外展区三大部分,今年改造升级均较多,改造内容如下所示:
自然展馆地质万象展厅
贝林展馆遇见山海经展览
贝林展馆当十二生肖遇见非遗传承展览
贝林展馆互动展项
海底刺客临展厅
室外展区鸟类展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博物馆全年共接待社会团体251批次,共接待5.04万人次;全年累计开展科普活动1210场次,参与人数约2.92万人次,累计完成讲解服务1285批次,服务约3万人次;穹幕影院播放1445场次,观影人数约11.9万人次。
年度定制了《蝴蝶秘境》《厉害的角》《昆虫日记》等8种课程,自主研发材料包,反复打磨,为研学团队提供了全覆盖研学菜单,共计开展课程25次,参与人数845人;开展《畅想自然》惠民系列一日营、《超级变变变》及《蝶中谍》一日营共13期,总计183人参与;开展“小小讲解员”招募与培训18期;举办国际赛事“环球自然日”,赛事分为展览、表演、科普绘画、故事播讲以及科学展演五个类别,本年度共有中文组751组,英文组58组报名,成绩斐然;除此以外,今年博物馆还特意邀请了各领域专家陆续开展了“‘翻’开奇趣自然”“巍巍秦岭原住民”“秦岭万物说”等讲座21期,总计1560人次参与,无论是看不见的昆虫世界、神秘多样的秦岭生物还是让人震撼的史前巨兽,都为大家一一解开了谜团。
积极响应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雁塔区文旅局、陕投集团等的号召,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惠民公益活动,全年累计开展进校园进社区32所,受益群众及师生约一万人次,足迹范围覆盖西安市、安康市和渭南市及周边县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
按照《中国科协等21部门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和《关于举办2024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我馆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的主题,在2024年9月15至25日全国科普日期间,推出特色五大类8项科普活动作为重点活动进行实施。开展了“自然与非遗”系列活动、“与恐龙同眠”、“秦岭万物说”等活动,共开展8场活动,约200余人参加。其中“与恐龙同眠”活动获得2024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2024年西安市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2.其他重要主题日
(1)科技之春
科技之春期间我馆以常设展览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传统文化、动手体验为构建体系,为孩子们提供知识与趣味并存的学习体验活动,累计开展8个主题30余场活动。其中线下开展了“琥珀时光”“有胆亮”“蝴蝶秘境”“‘神奇的汉江水鸟’公益讲座”“奇妙的五脏六腑”“慢条‘丝’理掐丝作画”“科普进校园”等活动;线上开展了“同学请接招”积分挑战赛,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科普大餐。
(2)科技活动周
根据陕西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和省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陕西省科技活动周的通知要求,我馆结合实际情况,在馆领导的组织安排下,于5月25日至6月1日认真开展了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联合社会内外力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成效显著。本次科技活动周前期征集推荐了5项特色群众性科技活动,其中入选陕西省重点活动1项。期间总共举办活动14场次,参与人数3000多人次,参与媒体4家,宣传报道数量10多次,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方式同步进行宣传。通过我馆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官方号推送,发挥自媒体宣传优势,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3)节庆日
本年度结合元旦、春节、端午、中秋、五一、十一等节庆日、纪念日,策划科普活动《手写百福》《画龙点睛》《萌虎寻亲记》《春日印象寄清明》《贝林园游会》《守护森林之心》等36种,累计开展科普活动180场次,参与观众5119人次。
(4)专题日
“世界地球日”开展“穿越史前地球,玩转古生物知识”公益科普讲座活动,60人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展“走进生物世界 探索生物多样性”公益科普讲座活动,60人参与;“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开展“探秘恐龙谷”博物馆儿童夜宿营特别直播活动,直播间曝光超60万次;“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展“少年兴·强国梦——全国百家科技博物馆主题教育活动”,30人参与;“全国生态日”——“揭秘大秦岭,守护中华父亲山”主题公益科普讲座,80人参与。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2024年,陕西自然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元的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博物馆相关信息,其中公众号、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成为我馆线上科普宣传的主要平台。其中:
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主页链接为:
公众号https://65096391.12301.cc/h5;
抖音:https://v.douyin.com/iyuPDTYV/ 3@5.com :5pm;
美团:https://v.douyin.com/iyuPDTYV/ 3@5.com :5pm
携程:https://m.ctrip.com/webapp/you/gspoi/sight/7/1476738.html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账号有:
抖音:陕西自然博物馆
https://v.douyin.com/iyu5c39d/ 1@3.com :4pm
抖音:四宝看世界
https://v.douyin.com/iyu5TnG1/ 5@5.com :4pm
公众号:陕西自然博物馆
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0ODc5MjA3NQ==&scene=124#wechat_redirect
目前抖音“四宝看世界”IP账号累计发布视频82条,播放量430w;“陕西自然博物馆”蓝V账号累计发布视频193条,播放量861.3万;“陕西自然博物馆票务服务”官方账号累计发布视频64条,视频播放量约22万;微信公众号累计完成推文312篇,阅读曝光量53.2万次;微信视频号累计发布76条视频内容,播放量27.8万次;小红书累计发布图文64条,浏览量2万次;快手累计发布61条视频内容,播放量4万次;微博累计发布82条内容,浏览量29.55万次。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4年博物馆科普教育经费3166.38万元,主要用于西侧展馆建设、自然展馆及贝林展馆展厅改造、科普人员培训、场馆日常运营、维修以及科普活动等的开支。
目前博物馆有专职辅导老师36人,负责科普活动、展厅日常管理、接待及讲解、培训班授课、研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有专职研究人员4名,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负责科普研究、藏品管理及专业研究工作;兼职辅导老师有26人。
二、特色工作
1.“与恐龙同眠”活动。本项活动是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专为6-12岁年龄段青少年打造的极具本馆特色的夜宿活动。活动以博物馆奇妙夜为主题,集趣味性、互动性、科普性为一体,通过各项活动环节,使每位小营员深度了解恐龙相关科普知识,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与团队协作意识。本年度共计开展了17期570人次参与。
2.“小小讲解员”系列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 5 到 12 岁的青少年,通过系统集中的播音主持课程+小小讲解员课程+馆内实践讲解课程,让孩子具备讲解、自信表达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同时通过培训的小朋友作为志愿讲解员,他们在休息日和节假日,既为公众提供公益讲解服务,又带动了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科普传播之中。本年度共开展了17期课程。
3.举办国际赛事“环球自然日”。 环球自然日活动是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发起举办的一项课外科普教育活动。该活动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展览、表演、科普绘画、故事播讲以及科学展演五个类别,师生均需以团队形式参赛。每年发布一个年度主题,用于为当年度全球范围内的参与者提供思考角度、研究方向等方面的规范。陕西自然博物馆作为陕西赛区的承办方,在承办环球自然日活动时,一直坚持着建立时的初衷,即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课外项目来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孩子通过环球自然日赛事看见科学的魅力,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本年度陕西赛区总计有809组参与报名,经过前期层层选拔,共向总决赛选送53组参赛队伍,与来自北京、上海、厦门、浙江等全国14个赛区共718组优秀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最终斩获一等奖22组、二等奖18组、三等奖13组、最佳单项奖1组,充分体现了我省学子的风貌,同时陕西自然博物馆凭借有序的组织和出色的服务,荣获本年度优秀组织奖。
三、问题不足
1.科普活动品牌未成系列,针对不同年级的校外延伸课程尚未形成系列。
2.在科普项目合作方面,与外部机构合作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博物馆科普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3.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经费来源仅依托上级单位拨款和自营收入,政府机构和外部机构给予的科普资金较少,这不仅限制了科普活动的创新与规模化,还影响了科普设施的及时更新。
四、工作建议
1.建议对科普工作人员多多开展职业培训,增加科普服务人力资源力量,加强各领域科普工作人员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2.建议所有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并且可以进行浏览、下载或者授权使用其它基地的科普资源。
3.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基地工作可持续发展。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基地简介:陕西自然博物馆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博物馆坐落于西安市长安南路88号舟形环岛,占地103亩,2008年1月建成开放,场馆建筑呈星球和月牙形,犹如日和月,蕴含日月同辉,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陕西自然博物馆由三馆两院一区组成,即自然展馆、肯尼斯˙贝林展馆、科学探索中心(在建)、穹幕影院和5D动感影院,以及室外科普体验区。
自然展馆通过37亿年的标本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和科学对话,以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生态文明为三大主线,展现自然发展史,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设有地质万象、古生物长廊、昆虫王国、神奇秦岭、珍惜世界动物、煤海之光和生命之光七个常设展厅,主要展示陈列了5000余件标本模型,有岩石鼻祖紫苏斜长麻粒岩等矿物标本,有鱼龙、翼龙、马门溪龙、似银杏、新芦木等珍贵的远古化石,有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珙桐 、独叶草等珍稀动植物标本,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地球生命物种演化图。
肯尼斯˙贝林展馆珍藏着国际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先生捐赠的世界各大洲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展馆以星球自然共生为主题,以与动物同行为展示主线,以世界野生动物标本为基础,辅以沉浸式展示方法,分为多彩亚欧、野性非洲、雄浑美洲、奇异北极、神秘澳洲、生存法则、江海律动、穹幕影院、勇敢者通道、互动体验等10个展示体验区,共展出七百余件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标本。
室外科普体验区设有探秘梦工场、航天科技体验、矿物和化石观摩、珍稀植物鉴赏、寻梦恐龙、锦鲤喂养等区域。陕西自然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开启探索自然奥秘、领略物种神奇的窗口。
开放时间:9:00至17:00;16:00停止售票,16:30停止检票入馆
周一、周二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