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博物馆受邀参会 共探研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9月8日,由陕西省旅行社协会主办、陕西教育学会协办的“陕西省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西安圆满落幕。陕西自然博物馆研学业务相关人员受邀参会,与教育界、文化旅游业界、同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研学旅行的发展瓶颈与创新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陕西研学旅行提质增效汇聚多元智慧与实践方案。
聚焦痛点:剖析研学“学行分离”核心问题
陕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吴积军院长在会上作《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超越》主题分享。他从概念特征与政策导向入手,直指当前行业突出问题,包括“重旅行安全轻学习规划”“重活动形式轻探究体验”“重市场运营轻家校协同”“重表面展示轻过程育人”等失衡现象,导致研学旅行仍普遍存在“学”与“行”脱节的问题。
展望未来:明确“刚需型教育投资”与发展路径
吴积军院长提出,研学旅行应向“刚需型教育投资”转型,其核心教育价值体现在三大方面:打破课堂边界,促进知识活学活用;培育核心素养,提升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兴趣潜能,助力学生生涯规划。他建议课程设计应突出集体性、探究性、体验性和综合性,推动实现“五育融合”,构建真正“动手动脑、走出课堂”的活动性课程体系。
多元实践:优质案例共享行业创新样本
西影旅游中心副总监张峰系统介绍了电影科普研学体系及覆盖小、初、高学段的主题课程,提供文化影视研学的典型范本。逸道AI智慧体育则展示了“跟着赛事去研学”的创新模式,通过科技与体育融合,拓展研学体验维度。沙盘教学《地球上的红飘带》以“重走长征”为主题,推动红色教育沉浸化、情境化。延安南沟研学基地代表也现场分享其依托地方资源开发的实践课程与基地运营经验,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研学发展提供新思路。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育+文旅”跨领域协作搭建了高效平台,也通过政策解读、困境剖析、案例共享与资源对接,为全省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陕西自然博物馆参会代表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场馆资源和科普平台优势,着力开发兼具教育性、体验性与综合性的精品研学课程,推动“学”与“行”深度融合,积极破解“重游轻学”等行业痛点,努力打造高标准研学实践教育平台,真正让研学旅行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载体。